左侧图片

清涧民歌,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,

是随着人民劳动生活和民俗活动而诞生、发展,

流行于清涧县内的民间歌曲的统称。

主要形式包括劳动号子、山歌(信天游)、民俗小调、酒曲等。

底部图片
图片1

清涧民歌题材广泛,涉及天文地理、风土人情、劳动生产、社会矛盾、爱情婚姻、生活情趣等,

具有厚重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生活气息,

是人民生产生活场景的真实写照,

歌词运用地方方言,朴素真实,亲切感人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

清涧民歌曲调丰富,旋律优美,朴素自然,意味深长。

民主革命时期,共产党人利用民歌形式(曲调),创作了大量革命民歌,

成为动员人民,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。

清涧民歌主要形式包括劳动号子、山歌(信天游)、民俗小调、酒曲等。

民歌演唱主要伴奏乐器有二胡、板胡、笛子、子等。

20世纪90年代始,清涧民歌的挖掘、整理、创作、演出活动日趋活跃。

截至2020年,清涧民歌已整理出版收录近600首(2020年版《清涧民歌》),

其中传统民歌229首,革命历史题材民歌77首,创作型民歌26首;传统歌谣102首,革命历史歌谣25首,创作型歌谣26首等。

2011年5月清涧民歌被列入第二批榆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。

图片2